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6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作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襄,以其真、行、草书皆优且概入妙品或精品而卓冠一时,并以其高尚的人品和书品而被誉为"当时第一"。蔡襄的书法风格以平和温厚为主,端庄严整而不刻板,温厚平和而不抵触。其论书标举"神气",反对奇诡失正,追求奇特。蔡襄通过自己的书法实践,不仅改变了宋初书坛的一片靡弱风气,而且使后人能在晋韵唐风中找到书法创作的依据,为书法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2.
论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先生出任北大校长时提出了“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并采取了许多革新措施来贯彻此办学方针 ,促进了北大的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 ,为教育界开创了一代新风  相似文献   
33.
北宋时期的蔡襄不仅是书法家、政治家 ,同时还是一个尊重规律 ,造福于民的具有科学思想的高级官吏。其科学思想主要表现在致力环境保护 ,宣传医学 ,努力兴修水利设施 ,改善生产条件 ;集中人民群众智慧 ,修建洛阳桥的高超工程技术以及所留下的《荔枝谱》、《茶录》这些光辉著作上。他的科学思想不仅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高峰 ,就是在今天 ,对我们仍然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4.
蔡易庵先生是近代以来扬州印坛的重要印人.其篆刻艺术以秦汉印为"源",对明清和近代印学流派印人印章作精当的吸收,形成个人的特色.其印章法上得秦汉布白之意,用刀得晚清印人刀法,而以"冲"、"涩"运之,并以碑版入印,形成了清穆醇和、淹雅简约的印风.这种烂漫之趣、生涩之美、自然之韵在现代印坛另辟一途,富于新的审美趣味,丰富了当代篆刻的创作.  相似文献   
35.
宋人庄绰与王明清曾谓周邦彦因受王寀、刘昺"谋逆"事件牵连而出知真定,然当代学者却反以为邦彦因反对蔡京而外任.此文则考出所谓王、刘"谋逆"事件纯属冤案,是当时郑居中与蔡京政治角逐的产物.但邦彦的确受此事件牵连,几乎获罪,因得到蔡京及其集团其他成员的营救而豁免,遂出知真定.  相似文献   
36.
《滇行记》体现了郑天挺先生的大器大象、大家风范 ,读者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 (部分通过蔡元培 )对郑先生人格的影响 ;要积极吸取、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 ,成就大器 ,为人类文明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37.
王雅平 《云梦学刊》2014,(2):117-120,154
单一语言的思想内容与风格形式关系十分复杂,双语转换的翻译的内容和形式再现就尤为复杂。译界普遍提倡、争取却又难以实现的上乘之译,当然是从思想内容到风格形式的全面严格对等。而在翻译实践中最为多见的实际翻译效果.则是思想内容忠实而风格形式有异,它们仍算是不错的译作。还有第三种情况有时难以避免,但还是应当尽量克服,那就是形式风格相近而内容意义相差。  相似文献   
38.
蔡楠是新"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是当代小小说创作中最具实力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对主题的挖掘是非常广泛深刻的。在他的作品中有对白洋淀的讴歌和眷恋,其中包括对历史人物的赞颂,对故土的眷恋与思念,也表现家乡人的美好品质;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他的作品中有对人生的探寻与谛视,其中包括对梦想的追求与失落,对爱情的渴望与期盼。在他的作品中更有对人性异化的揭示,其中包括对自我的裂变的揭示,对人性的拷问。蔡楠作品在主题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进行了不懈的追寻,充满无限的张力。  相似文献   
39.
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以三个部分展开对“风骨”的论述:第一,“风骨”概念的提出;第二:气、采与风骨三者的关系;第三:风骨与新巧的讨论。以上述的三个层次来阐释文本,《风骨》篇的整体面貌得以还原,风骨,气,采,新奇等概念也在对文本的分析中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40.
李金花 《民族学刊》2013,4(3):54-60,111-112
《容美纪游》是一本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的游记作品,记录了作者顾彩在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前往湖北西部、今土家族分布区的容美土司地旅行五个多月的经历。顾彩心中的容美,既是野蛮地,又是桃花源,同时还是一个仙居地。顾彩对容美土司的三重印象,正是他应对自身所处时代的产物,寄托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顾彩的容美之旅,反映出以顾彩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士人的一种山川观念。此类山川观念,实际是中国儒家士人中久存的一个传统。在"士志于道"的追寻中,山川之地成为了对自身社会的一个超越,成为一个"求道"之地。在现今鄂西地区的土家族历史或地方史研究中,《容美纪游》被视为唯一揭示清代改土归流之前鄂西地方政治、社会、地理历史面貌的史籍资料,因此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